" style="visibility: hidden;">
大赛宗旨和意义
2020广西艺术之星艺术盛典暨第五届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中国业余组)公开赛、第十二届广西艺术之星艺术大赛、“桃李杯第十一届国际舞蹈大赛”、“美育杯”全国青少年艺术节(教育部倡导)、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赛等大型系列比赛活动的前期选拔赛。大赛以大力弘扬广西文化艺术、发掘艺术人才和增进各地区文化艺术交流为宗旨,为有特长才艺的少年儿童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国际平台。
大赛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十一年来已有近九万的少年儿童参赛报名,广西艺术之星代表队在世界级艺术大赛中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成绩,在广西文化艺术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活动主办:广西文化艺术联盟、广西大艺乐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贺州市键盘音乐学会
大赛设置
01
比赛形式
组别:业余组、专业组
选手按年龄分组。
类别:声乐赛组、民乐赛组、西洋乐赛组
声乐、古筝、笛子、葫芦丝、琵琶、架子鼓、西洋管乐、小提琴、吉他等...
1、业余组 ·
学前组:3—6岁;
儿童A组:7-9岁;
儿童B组:10-12岁;
少年A组:13-15岁;
少年B组:16-18岁;
青年组:19岁—24岁;
初赛:自备曲目一首(时间限制3分钟)
复赛:自备曲目一首(时间限5分钟)
2、专业组(专业演奏组、师范组 ) ·
少年A组:13-15岁;
少年B组:16-18岁;
青年组:19岁—24岁
初赛: 自备曲目一首(时间限制4分钟)
复赛: 自备曲目一首(时间限制6分钟)
02
比赛时间
初赛时间:2020年11月7日—11月8日
复赛时间:2020年11月下旬
颁奖时间:2020年12月
贺州初赛报名截止时间:2020年10月30日
03
比赛费用:
初赛:320元/人;
复赛:380元/人
04
比赛地点:
初赛区域:南宁、柳州、桂林、北海、贵港、横县、玉林、崇左、贺州、梧州
初赛地点:待定(另行通知)
复赛地点:南宁
颁奖地点:梦想小镇
报名材料
1、选手本着自愿报名原则。只有完全认同评委评审结果、承认艺术节各项规则的选手才有资格参加各地区的决选和总决选。
2、具有一定艺术专长的青少年包括高等院校、专业艺术院校、中学、小学在校生,幼儿园、艺术团队和个人,均可报告参加。
3、须附有效身份证件(户口簿、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认真填写《报名表》,并提供本人2寸免冠彩色 照片2张。以个人或集体为单位向当地组委会报名。
比赛标准
声乐:
A、音准: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旋律,有较好的音准,无明显跑调,咬字清晰,演唱技巧好。
B、节奏:对歌曲整体结构,节奏感把握到位、准确,无明显抢拍、脱拍,乐感好。
C、情感:演绎歌曲时感情充沛,气息流畅,能展现歌曲的意境,表现力强,情感表达恰到好处,有感染力。
D、台风:精神饱满,台风端正,仪态大方,表演流畅自然。
E、音色:选手音色好,优美,声音圆润,音域较宽广,演唱方式符合歌曲特色。
F、歌曲选择:歌曲选择适合自己演唱,有较高的欣赏性。
器乐:
A、具有正确的演奏方法、演奏姿势和演奏状态。
B、乐曲演奏规范、流畅和完整,基本功扎实,能正确把握节奏、力度、速度、音色及音准的能力。
C、能较好地体现乐曲的内容和风格,具有较强的乐感和艺术表现力。
D、作品的实际深浅程度及选手所完成的质量。
E、选手必须背谱演奏,看谱演奏扣1.5分。
F、选手着装整齐,台风得体,具备音乐高雅气质(可适当加分)。
奖项设置
1、组委会按照专业组和业余组设奖。各组按组别、类别设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奖。按参赛组别总人数比例晋级复赛,由各地组委会做出最终决定权。
2、未进入复赛的选手将获得相应证书。
3、参加区复赛的选手将角逐特等奖、金奖、银奖、铜奖 , 获奖选手均可参加决赛。
4、特等奖指导教师颁发奖杯或奖牌。
5、一、二、三等奖的辅导老师将荣获“导师”奖,颁发证书。
6、集体荣誉奖设置:优秀组织奖。
7、初赛三等奖(含三等奖选手)以上享有直接晋级区复赛权利。
初赛奖项设置(参加复赛选手均享受以下奖励):
A、特等奖:总人数1%(组别参赛人数必须超过30名才立此奖,不足100人设一名特等奖 , 综合乐器以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两项最高分作为该组特等奖。)
B、一等奖:(占总人数节目的10%)
C、二等奖:(占总人数节目的20%)
D、三等奖:(占总人数节目的30%)
E、优秀奖:(占总人数节目的39% )
复赛奖项设置:
A、特金奖:总人数1%(组别参赛人数必须超过30名才立此奖,不足100人设一名特等奖 , 综合乐器以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两项最高分作为该组特等奖。)
B 、金奖:(占总人数节目的10%)
C、银奖:(占总人数节目的20%)
D、铜奖:(占总人数节目的69%)
注:获集体奖的选手每个颁发证书
评委简介
西洋乐评委席
吴纯,旅德青年指挥、现任广西交响乐团副团长、常任指挥。师从原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德国汉堡国立音乐与戏剧学院教授Ulrich windfuhr,留美指挥博士、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周进,广西著名提琴教育家董学尧教授。曾执棒厦门爱乐乐团、福建省交响乐团、武汉音乐学院乐团等,2012年至今执棒广西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周末音乐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演出400余场,从巴洛克、古典至浪漫时期,涉猎作品范围广泛;2017年执棒广西交响乐团亮相第四届中国西部交响音乐周,2018年指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壮乡和韵》交响乐专场献礼演出,同年赴德国汉堡国立音乐与戏剧学院及吕贝克音乐学院深造。2020年执棒歌剧音乐剧《血色湘江》音乐会版首演获得圆满成功。
莫恒峰,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电子管风琴教师。中国音乐学院南宁考级委员会西洋乐考委副主任。曾担任多次“广西艺术之星”大赛评委,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全区大赛奖项。
黄金璎,国家一级演奏员,广西交响乐团副首席及独奏演员。十一岁以专业第一名考取广西艺术学院附中,师从董学尧教授。附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直升本院音乐系。毕业后在广西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工作。2009年赴澳大利亚悉尼音乐学院进修学习。随乐团在新加坡、越南、中国国家大剧院等地演出。与郎朗、汤沐海等音乐家进行了成功的合作演出。参加交响乐演出共千余场。获得区内重大比赛数次金奖。
伍文昱,2003年考入广西艺术学院师从蔡央教授。2007年考入广西歌舞剧院任民乐团、交响乐团打击乐演奏员。广西打击乐学会秘书长。工作期间积极投入演出和音乐教育事业多次参与东盟博览会接待领导和外宾的演出。至今参与的各类演出500多场次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参与区内外各类考级比赛等音乐活动担任考官和评委。
2005年参加第二届广西全区民族器乐比赛演出获团体一等奖
2006年参加在荔园山庄接待越南共和国书记的伴宴演出
2014年在荔园参加第11届东盟博览会国家领导人接待晚宴
2015,2016年担任广西艺术之星比赛评委
2015,2016担任广西打击乐大赛评委
2015年担任广西打击乐考级评委
曹天,自幼学习小号,师从于西安音乐学院侯守安教授,1994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2000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师从于侯守安教授,2004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在校期间担任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小号演奏员,曾跟随学院乐团赴北京中山音乐堂等地演出。2004年任职于广西艺术学院,工作期间分别师从于前中国爱乐乐团首席安德烈亨利教授和上海音乐学院陈嘉敏教授。同时担任广西艺术学院交响乐团小号首席,任职期间参加数百场交响音乐会。曾数次受邀赴深圳交响乐团参加乐团音乐季演出。所教授学生曾获得2015年韩国济州岛管乐比赛优秀奖及学院管弦比赛独奏及重奏比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2015~2016年度被广西艺术学院公派选送前往美国西俄勒冈大学访问进修一年,期间担任WOU交响乐团小号首席,WOU爵士大乐队小号演奏员在美国参加多场演出并赴旧金山,洛杉矶等地巡回演出,2016年在WOU音乐厅举办音乐会。
孙彬,中国音乐学院广西管乐专业考务主任,广西音乐家协会会员,广西管乐协会会员,广西艺术之星组委会国际交流处主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学生参加2015年意大利巴里音乐大赛获特金奖1名、金奖2名、银奖2名;2016年中美国际艺术大赛获特金奖1名、金奖1名、银奖2名;2008至今,曾多次获得国际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曾进修于中央音乐学院,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
民乐评委席
陈剑霞,国家一级演奏员,现任广西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广西古筝学会副会长。
覃国伟,广西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研究主任,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广西音乐音乐家协会理事。曾任广西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1992年荣获“广西首届民族器乐比赛”芦笙演奏一等奖等。
刘郁强,广西艺术学院青年古筝教师,古筝专业硕士。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入围奖,中国政府最高奖“文华奖”——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演奏比赛古筝青年专业组铜奖,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古筝艺术周新作品展演院校专业组优秀指导教师奖。
周田宇,广西演艺集团民乐团二胡独奏演员,广西民族管弦协会理事,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4年随乐团参加第五届文华奖“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开幕式与闭幕式并担任胡琴声部首席;
2018年参演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演出,担任马骨胡独奏;
参加第五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开幕式、闭幕式担任胡琴声部首席;
参加《国乐天骄》中国民乐演奏名家专场音乐会担任胡琴声部首席;
参加广西音乐厅胡琴专场音乐会并担任独奏;
参加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招生五周年纪念系列活动—音乐领域教学成果展演;
在校期间成功举办周田宇艺术硕士独奏音乐会;
主要奖项:
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广西选拔赛二胡比赛入围奖
获得第九届广西音乐舞蹈大赛器乐组三等奖
获得第七届广西音乐舞蹈大赛器乐组优秀奖
声乐评委席
曾彤,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声乐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音乐教育学院学术专家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士、博士论文评审专家,兼任广西科技厅、河北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
刘海燕,民族女高音,汉族,中共党员,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民族声乐表演与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文学硕士,广西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音乐教育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广西校友会秘书长。国家特色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声乐教学团队》成员。主要担任本科生声乐个别课程教学,演唱专业民族组《戏曲赏析》课程,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及12演唱班班主任,同时在学院首开《昆曲艺术鉴赏》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演唱引入大学校园并将其演唱技法融入声乐表演教学中。 在中国音乐学院就读期间师从于著名声乐教育家马淑明教授,同时还曾得到全国教学名师、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的指点,在歌剧表演上受教于空政歌舞团著名歌剧导演、三代《江姐》的表演艺术指导、中国音乐学院表演课专家冷永铭教授。此外研究生期间还跟随北方昆曲剧院张卫东教授学习昆曲演唱与表演,硕士毕业论文《试论〔牡丹亭·游园〕中闺门旦的演唱艺术》还推荐为年度优秀硕士论文。本科及硕士在读期间多次荣获中国音乐学院“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称号;同年7月获得北京市教委颁发的“支援西部地区”荣誉证书,并作为“引进人才”进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工作至今。
刘乃枫,青年男高音,中共党员。现南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讨会会员,中华总工会会员,吉林省歌唱家协会会员,海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西音乐家协会会员,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曾多次应邀参加全国、省市大型文艺演出,并举办独唱音乐会及师生音乐会等;指导的学生在全国、省市各项比赛中荣获奖项。
主要荣誉:
中国·太远“一带一路”民歌邀请赛最佳歌手奖
江西省“我是红歌手”冠军
山东省 “庆世博·迎文博”才艺形象大使亚军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优秀演员、主持人
首届“全民歌唱”声乐大赛教师组金奖
首届“莲花杯”歌手电视大奖赛民美组三等奖
首届“High C中国”青年男高音声乐大赛民族组铜奖
第二届“长白山奖”声乐大赛教师民族组二等奖
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民族声乐大赛综合师范院校青年教师组三等奖
第五届“同唱友谊歌”中越歌曲大赛三等奖
第七届“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展演教师组民族唱法银奖
第七届全国美育成果展评优秀指导教师
第十届海南金椰奖民族组三等奖
第十一届“德艺双馨”中国文艺展示活动广西优秀指导教师
广西高校“青春之歌·校园好声音”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19中国声乐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奖
王梓桐,女高音,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现任教于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兼职广西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组)北京赛区,银奖。培育学生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
黄金,广西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声乐表演硕士,广西艺术学院合唱团团长助理。
曾荣获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暨廉洁教育系列活动表演艺术类二等奖,广西一等奖;
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中越歌曲演唱大赛总决赛一等奖;第五届、第六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音乐院校教师民族组三等奖;第七届广西音乐金钟奖声乐表演(民族组)三等奖;第八届广西音乐舞蹈大赛演唱三等奖等;第十五届央视青歌赛广西赛区选拔赛(民族唱法)优秀奖;“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高校组声乐类一等奖;入围第十一届“文华奖”声乐比赛全国复赛;
张晓芸,花腔女高音、中共党员、广西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主要担任声乐教学工作。师从于华山教授、陈艳副教授、陈雪副教授;在声乐及合唱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个人举办过多场独唱音乐会,多次前往国内外及省内外交流演出,在青歌赛、金钟奖、全国声乐展演中荣获优异成绩。
个人实践及获奖:
2018年参加第六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美声唱法三等奖;
2018年受央视邀请,带队前往北京参加“2018年春晚合唱联欢晚会”;
2017年参加黄龙国际音乐节,合唱比赛分别荣获特等奖及一等奖。
费新新,广西歌舞剧院独唱演员,主持人,2014星光大道优秀选手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专业。2005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声乐教授孟凡虹。2009年进入广西歌舞剧院担任独唱演员,同年到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师从郭淑珍爱徒谢天教授。2013年成立漓江天空组合,参加星光大道和我要上春晚等节目。
张冬琦,硕士研究生,广西艺术学院青年教师,曾获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教师组银奖;中国金钟奖广西赛区入围奖;第十届广西音乐舞蹈比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连续被评为11-12届“红铜鼓”艺术教育成果展演优秀指导老师奖。指导学生考入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北京现代流行音乐、广西艺术学院等艺术院校。多次参与课题,发表省级核刊其中《中学流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获得国家教研成果一等奖。
赵嘉懿,壮族,抒情花腔女高音,广西演艺集团青年演员,广西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起航》、《打起渔鼓唱家乡》、《蝶恋花·答李淑一》(广西文场)、《壮锦》。多次随广西艺术团将刘三姐家乡的歌带到美国、新加坡、文莱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以其甜美的嗓音和亲和力的气质广受当地观众和媒体的好评。
获奖经历:
2010年荣获“孔雀杯”全国高校艺术类院校声乐大赛研究生组美声类银奖;
2013年、2017年荣获广西音乐舞蹈比赛声乐表演类一等奖;
2018年参与创作及表演的广西文场《相约美丽南方》获得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2018年其作曲并编导的广西文场《小三姐和小鲤鱼》入选第八届全国少儿曲艺表演;
2018年瑶族铃鼓《歌堂夜》获得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余杭赛区)表演入围奖;
2018年荣获广西文艺花山奖﹒新人奖;
2019年参与导演的瑶族铃鼓《瑶锦谣》获得全区基层群众文艺展演二等奖;2020年侗族琵琶歌《特殊礼物》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余杭赛区)入围奖
张屏,花腔女高音,讲师,现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声乐教师,主要从事声乐表演教学工作。曾多次参与区内外大型文艺演出和研究课题项目,举办过个人音乐会,出版发行部分演唱作品,赴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出文化交流。曾荣获全国初等与学前音乐教育专业教师技能大赛“声乐组”一等奖;《第四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美声唱法银奖第一名,中越歌曲演唱大赛总决赛第一名;“珠江恺撒堡钢琴”第四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教师美声组三等奖等多项国外专业比赛奖项。工作期间,多次指导学生开展汇报展演、参加校内外艺术比赛活动指导并获得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比赛二等奖,广西基层文艺汇演二等奖;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等等。
比赛报名表
注: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组委会所有
-
长按识别二维码
联系客服了解更多资讯
品牌承诺
透过演奏或是聆听,
在声音和音乐中感受令人振奋的热忱。
雅马哈希望激发你的热情,
展现自我个性、情感和创造力。
Make Waves只需几个音符或一段简单的旋律,就能激起情感共鸣的涟漪。声音和音乐对我们每个人、每个人身边的世界都能产生巨大的影响。「Make Waves」理念聚焦于对人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展现自我并产生影响力、以演奏者或是聆听者的身份不断进步、与他人因共同的热爱相聚。
雅马哈承诺将给人们带来用声音和音乐「Make Waves」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