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我汉字少年情 励志笃行写春秋———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团体二等奖获得者我校附中代表队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a58523 发表于 2015-8-10 15:4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题记: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学习她,不仅是获取一门知识,更是一项使命;学习她,需要我们满怀民族情感,发扬民族精神;学习她,需要我们不断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不断优化一个良好的应用环境。我们必须不断发扬光大、传承弘扬。
  时下,当我们一部分人汉语手写能力逐渐下降,或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而荒于读写和学习汉字时,在我校附中,却有一群少年,他们热爱母语、坚持读写,他们怀抱理想、只争朝夕,用自己的刻苦勤奋耕耘明天,锻铸芳华。
  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就是我校附中初三学生廖乙霖、王自然、梁钰婷、赵立澳、张心语同学。今年10月,他们代表自治区中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获得团体第二名和一个个人第三名的好成绩。就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还专门书写贺信,并委派相关领导携贺信看望了这群少年。这个荣誉是这群少年热爱汉字、发奋学习,弘扬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字文化的一个缩影。“少年强则国强”。这群少年对母语的深爱,并因之付诸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未来!
                       母语情深厚 爱自启蒙时
  “我很小时就喜欢学习汉字,就喜欢读书。”采访五位少年,我们发现,他们无不是在幼儿时期就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字习惯,并由此对汉字、对母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梁钰婷同学说,爸爸喜欢书法,经常写对联。小时候,每次书写时爸爸都叫我到他身边观看,并一边写,一边告诉我是什么字。看着爸爸手握毛笔在纸上优美地挥洒,用隶书写 的“春”和“好”字像画一样漂亮,我就感觉汉字很神奇,一笔一划就组成了一个字、包含了一种意思,而且还有很多种字体。随即就对汉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就开始学习汉字,再后来我就喜欢上读书。有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在楼下玩耍,而我会整天坐在床上读书,那些童话故事中的优美情节深深吸引着我,感觉读书认字是最有意义的事,是很值得自豪的事。读着由一个个汉字组成的句子、组成的篇章,我经常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汉字的美丽天堂。
 “汉字是我们的母亲字,我们必须要学好她”,王自然同学说,爸爸妈妈从小就这么教导我,并严格要求我认真学习汉字。后来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我越来越崇拜汉字,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她不仅数量大,而且她横平竖直的风骨还能教会我们去做一个正直的人。而且通过她,使喜爱科学的我懂得了很多科学知识,汉字太伟大了!
  廖乙霖同学说,很小时,爸爸妈妈就教我说汉字,跟着他们的口型及看电视、听广播,我的汉语发音进步很快。而从小养成的习字习惯,会使我自觉地通过多种方式学习汉字,比如在街道上,那些遍布在各种路牌或广告牌上的、印在多种不同背景上的各种汉字就很吸引我,让我感觉她们很有灵性、很漂亮,会不由自主地要去认识她们。我们到处都被汉字围绕着,随时都可以学习和感受她,多好啊!这样的学习使我的词汇量不断增大,对汉字的理解能力也不断提高。
  张心语同学说,小学时有一次临近期考,爸爸妈妈为让我一心一意备考,把书柜锁了起来。但学习之余,我还是忍不住翻开剩下的唯一的“课外读物”———字典,去完成我的课外阅读,这让我认识了很多字,懂得了很多字的出处。更加深了对汉字的感情,字典为我打开了认识汉字的一扇大门。
  赵立澳同学说,小时候喜欢去图书馆,在那里,我不仅能通过读书学习很多新字,还能学习很多知识。而且我还喜欢通过听歌曲学习汉字,在美妙的旋律中,我会沉浸在一个个字词的意境之中。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你就能找到机会学习,你就会在学习中喜欢上汉字,汉字是我们的老师和朋友。
                           年少正当时 发奋争朝夕
  “汉字很漂亮,形象生动,内涵丰富”,到了初中,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和知识贮备的增加,这群少年对汉字的爱也在升华。“我喜欢读古文,一个字就是一首诗、一篇短文,意义很丰富”,“汉字有五千年的历史,哪种文字都比不上汉字”,“我们一定要学好汉字,学好母语,努力学习,掌握本领。”
  此次比赛的带队老师李柯霖和张秀玲说,这些学生各科成绩都不错,汉字运用能力都较强。我们平时在课堂都设有汉字听写环节,还有定期写作文的要求。每个班级都有读书角,语文老师都给学生专门安排了读书拓展的时间,而且寒暑假还会给学生开列一些必读篇目及布置写读书笔记。这些学生都完成得很好,而且他们还会读规定之外更多的书籍,都是超额完成任务,他们读书学习非常自觉和刻苦。
  而这些学生的努力,通过这次比赛前的集训也可见一斑。
  为迎接比赛,6月开始,附中就组织师资力量,对经过层层选拔出的这五名学生进行集中辅导。那段时间,任务重、训练强度大,整个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和学生都奋战在集训的战场。而学生们更是辛苦,课上听,课下练。到了下旬,学生们更是除了晚上睡觉和课程学习、做作业的时间之外,几乎都在进行汉字读写的培训和自学中。他们每天下午下课及周六、周日全天都由老师集中进行辅导学习。他们通常都是在老师结束辅导后,继续自觉自学,首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再继续背字典,看书、写字。以至于经常错过了吃晚饭的时间,有时候就吃泡面,但后来餐厅阿姨知道了他们的情况,感动之余都会留饭等他们。
  在北京参加决赛的日子,这群少年的刻苦精神更是让人敬佩。
  在宾馆,廖乙霖同学的床一直整洁如初。原来,在北京的9天,她没有在床上睡过一宿,而是在沙发上度过了一个个夜晚。因为她担心穿脱衣服会浪费时间,而且在沙发上学习更方便,累了可以睡一会儿,醒了可以继续学习。但不管什么状况,深夜三点钟她一定会准时开始学习,一直到天亮。9个深夜,她把带去的《现代汉语词典》又从头到尾翻阅了一遍。一字一字认真记,不好记的就反复写,生怕漏学一个字。9个深夜,她学进去了、学活了,当她看到“罡”字时会感觉眼前出现了北斗星,当她看到“少陵野老”时就仿佛看到了杜甫。她瞌睡、她疲倦,但她挺住了,战胜了自己。所以,她获得个人第三名的成绩也是实至名归了。
  而张心语同学在进行到第三、四轮比赛时就感觉难度越来越大,随后就重读四大名著古体字读本,也是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完整觉,读过、背过、写过,对于有些生僻字她躺在床上还要一遍遍不断重温,反复记忆,到最后自己都弄不清是醒着还是睡着。她说,通过重读这些名著,她不仅巩固了一些字、词的记忆,而且再次领略了汉字的博大精深。
  王自然同学也有自己克服困难的方法,就是泡冷水茶喝来对抗瞌睡,他认为夜深人静时在冷水茶的刺激和香味中学习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化。他说,他们都是瞒着老师熬夜学习的,每次老师给他们辅导完一离开他们的房间,他们就立即悄悄起来学习。而大家在一起学习会更加激发学习热情,在争分夺秒地学习、讨论和互相“考试”中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没有谁叫苦叫累。
  9天,大家你追我赶,一会儿自学,一会儿又集体学,互相不断提醒着“这个字要注意”,“这几页字典要好好看”,“这个字这样好记”等等,他们吃饭在想、走路在背,忘我地学着、记着。都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在别人开心玩耍、充分享受少年时光的时候,他们却在刻苦努力着、拼搏着。那时,对于他们,北京的繁华无心体味,北京的小吃无欲品尝,北京的美景无暇向往。9天,他们废寝忘食,他们专注投入。他们和学习在一起,和美丽的汉字在一起!成年人写不出的生僻字,他们会!成年人应有的毅力,他们有!他们没有一个停下,没有一个倒下,而且是精神抖擞地走向赛场、全力比拼。而在整个培训和参赛过程中,他们的课程学习也一样没有落下。就连我们在采访时,他们也是趁不说话时在抓紧做着习题。他们说,学习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老师比我们还要辛苦,既要照顾我们食宿,还要挖空心思不断给我们找字词、想方法,谢谢老师!”,“这次比赛只是对我们汉字读写能力的一次检验,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学习!”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他们也忘不了感恩。取得成绩,他们依然淡定!
  他们这种忘我的拼劲和坚持,这种顽强的学习精神,这种成长,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欣慰。
                       弘扬我汉字 儿女多壮志
  “老师,有的人在乱用汉字、乱用成语、乱用方言,如‘有木有’、‘神马都是浮云’”,“是啊,偶尔调侃一下也就罢了,有的同学还在写作文时频繁使用这样错误的汉字”,“他们在糟蹋我们的语言!”这些少年在呼唤,唤起人们对汉字的尊重,对母语的敬畏。小小少年,他们在准备着,历练着,将来用他们有力的肩膀担起时代、担起我们每一位优秀儿女应有的担当。
  是的,在祖国这片土地上,我们的民族依然在依靠和使用汉字传承着知识和文化,我们坚定地坚守着这块知识和精神的家园,坚守着中华民族这座横平竖直的神圣殿堂。但是,伴随电脑的普及,有些人过于依赖电脑,一旦离开电脑往往提笔忘字,甚至错字连篇,我们面临汉字手写危机。不管科技多么发达,对于中国的文字文化我们不能丢!作为一个受过汉字教育的中国人写不好自己国家的文字,可以说是一种不负责任!
  而且在我们身边,还有人把错用汉字、乱用成语、乱用方言视为一种新潮。一时,在网络上、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工具里,不规范的汉字聊天语言满世界飞传,而且越演越烈、悄然成风。
  让这些少年都愤慨的现象,作为成年人更要觉醒,我们应该一起努力,让乱用汉字、乱传播不规范汉字的现象彻底根除。
  最后,这几位少年异口同声地说着他们铿锵的誓言,我要用心学习我们的汉字,用笔书写我们的汉字,书写祖国灿烂的文化。从我开始,从阅读开始,从书写开始。努力学习,发奋图强,让五千年的中国文字文化一代一代传承、发扬光大!让汉字写满世界,让中国文化更加灿烂辉煌!
  采访结束,同学们去上课了,走在附中安静的校园,我仿佛听到那首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校园的早晨》: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这是一群多好的少年!有此学生,乃父母之福、学校之荣、国家之幸! (刘娜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